编辑 | 伊风
出品 | 51CTO技术栈(微信号 :blog51cto)
起猛了 ,罕见荒邀睡醒看到 AMD 和 英特尔官宣合作了 !结盟竟不过不是破天为了对抗英伟达~
就在联想西雅图的 Tech World 大会上 ,英特尔和 AMD 这对多年的请谷劲敌,表示要联手成立 x86 生态系统咨询小组了!歌微
会后,坐镇基直呼基辛格立马放出了这张和苏妈的辛格“世纪照片”,两个人一脸商业微笑 。超现
图片
其实 ,不死不英不只是网友伟达网友们觉得这次合作非常“魔幻”。
甚至连基辛格本人也直呼“超现实”,对手他在会后的服务器租用罕见荒邀独家采访中透露了和苏妈刚开始合作的感觉:“我感觉这有点超现实,因为我曾经亲眼目睹过一些争论、结盟竟争吵和诉讼等等 ,破天行业内存在着根深蒂固的请谷不同意见。所以当我在Lisa(苏姿丰)的会议室里,(或)当她在我们的会议室里时,这感觉有点像……哇,我从没想过我会在这里。”
图片
而促成两位大佬牵手的关键 ,就在于内忧外患之中的 x86 !源码库
图片
在内,两家产品之间的兼容性问题 ,是 x86 生态系统“历史遗留”的顽疾。英特尔和 AMD 两家公司,围绕着 x86 指令集的开发已有数十年之久 ,各自独立开发导致了指令集的部分偏差,给开发者造成困扰。
在外 ,竞争者 ARM 异军突起,凭借其统一的架构在跨平台开发上表现出色 ,免费模板一直蚕食着 x86 的市场份额。
这谁能忍得住 ?
在 Tech World 大会现场,基辛格当场辟谣 x86 死期将至的谣言!他说 ,“关于‘死期’的传闻被严重夸大了 ,我们还活着,而且活得很好,x86 正在蓬勃发展 。"
为了给 x86 进一步注入活力 ,两家公司更是在 x86 生态系统咨询小组里邀请了一众科技大佬 ,阵容豪华:Broadcom 、戴尔 、香港云服务器谷歌 、HPE、惠普、联想 、Meta 、微软、甲骨文 、红帽 ,还邀请了个人,例如 Linux 内核开发者 Linus Torvalds 和 Epic 的 Tim Sweeney。
图片
这次合作的目标非常明确:提升跨平台兼容性、简化软件开发流程、应对新兴技术带来的挑战。高防服务器
那么 ,这场“超现实”的合作是怎么促成的呢?我们不妨深扒一下细节。
在公告正式发布之前,AMD 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执行副总裁 Forrest Norrod 就透露说,“尽管 x86 是事实标准,是一个很强大的生态系统,但长期以来英特尔和 AMD 各自开发 x86 指令集 ,导致了部分 ISA(指令集架构) 的低效和偏差 。”
其中,建站模板最显著的例子是高级向量扩展(AVX)支持的差异。
多年来 ,那些希望利用 AVX-512 的人只能依赖英特尔平台 。直到 2022 年 Zen 4 发布时,AMD 才开始支持 AVX-512,且仅通过 256 位数据通道实现;直到今年的 Zen 5 才完整支持 512 位数据通道。
当然 ,兼容性上的迟缓表现,并非技术的阻碍导致,更多是竞争白热化的双方在沟通上存在断裂 。
基辛格在会后采访中提到,“对于 AVX 和 AMX 这类技术,不是说一个好一个坏 ,而是说当我们不一致时,我们无法加速人们将应用迁移到 x86 架构的能力,而这两家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在这方面存在分歧。”
他也透露,这场史诗级合作是从技术人员的交流开始的 !
他说,“我们从客户那里听到很多反馈,他们欣赏 x86 ,他们欣赏所有的技术 ,但他们希望 AMD 和英特尔能让他们更轻松地使用这些技术 。所以我认为这是合作的基础,然后我们让一些团队聚在一起 ,实际上是从我们的首席技术官格雷格・拉文德、马克・帕佩马斯特以及一些技术团队开始的。”
“我们发现这些团队之间确实有着深深的尊重 。我的意思是 ,我们确实存在竞争。这两个是行业内最好的处理器团队,归根结底,我们希望尽可能快地推出创新 。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我认为鉴于基础设施和 AI 领域正在发生的一切 ,现在是我们将生态系统聚集在一起的正确时机 。”
对于咨询小组的成立,两家公司寄予厚望 ,x86 能在重塑之下浴火重生,产品竞争力迈上一个新台阶 。
“我们不仅将在硬件上获得性能、灵活性和兼容性的优势,而且在软件、操作系统和各种服务上也会有这种优势,”英特尔数据中心和 AI 集团执行副总裁 Justin Hotard 对媒体说。
AMD 的 Norrod 也表示 :“我认为这实际上会提供更大的产品选择 ,并且减少选择这些产品时的摩擦 。”
不过 ,生态系统的重塑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 ,在产品中看到该小组的影响可能需要一些耐心。
Norrod 强调 ,芯片开发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因此,“我不认为在未来一年左右的时间里,这会反映到产品中。”
虽然这次合作着实让许多人表示震惊 。
但许多网友提醒 :多去看看 x86 的历史 ,也就不感到意外了。
图片
虽然 ,英特尔和 AMD 这对冤家的竞争可谓旷日持久,在半导体领域里一直交战 ,数十年里贯穿了 PC、服务器和高性能计算等多个“战场” 。
但是这两家“相爱相杀”的公司 ,绝非是第一次合作 。
这事甚至能追溯到半个世纪之久的 1975 年 ,当时 ,为了保证 8080 处理器的供应,IBM要求英特尔必须有第二家供应商 。于是,命运的齿轮缓缓转动 ,AMD 因此成为英特尔的客户,负责生产 8080 和 8086 处理器 。
在1982年 ,英特尔又授权 AMD 生产兼容 x86 指令集架构的处理器。此后,两者的合作关系一度破裂 ,AMD开始自主开发 x86 兼容的处理器,并在未来多个时期成为英特尔的强劲对手 。
要不说解铃还须系铃人,两家公司因为 x86 又走到了一起,让人唏嘘 。而更令人期待的 ,还是这次合作要如何重塑 x86 的相关产品 。
虽然两家公司并未透露具体细节,但从最近的发展,尤其是英特尔这边,还是能看到 ISA 发展的一些端倪 。
今年 6 月 ,英特尔发布了其提议的 x86S 规范更新,这是一种剔除了旧版冗余(尤其是 32 位和 16 位执行模式)的精简版 ISA 。据悉,32 位代码仍然可以运行,尽管是在兼容模式下。
还有去年所关注的 AVX10 规范,该规范包含了 AVX512 的许多亮点功能 。根据新规范,AVX10 兼容的芯片将在很大程度上共享一个通用的特性集——包括 32 个寄存器 、k-掩码和 FP16 支持——并至少支持 256 位宽寄存器 。
AVX10 对于英特尔来说很重要 ,后者已经过渡到双堆栈 Xeon 路线图,拥有 P 核和 E 核 CPU,例如 Granite Rapids 和 Sierra Forest ,后者不支持 AVX512 。
AMD 的密集 Zen C 核不受此限制 ,但可以切换到双泵 256 位数据路径以实现较低功耗的 AVX512 支持。
英特尔是否会继续推进 AVX10,或者在新成立的咨询小组下借用 AMD 的实现方式 ,仍然未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以预期两家芯片制造商将在共同实现上趋同,无论是 AVX、AMX 还是其他。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这次AMD和英特尔的合作 ,还有一个不言自明的理由:遏制ARM的势头 。
也就是说,x86 更一致的 ISA 也是一种防御策略,以遏制越来越多的 Arm 兼容 CPU 在云数据中心中安家 。
在 Arm 异军突起之前 ,数据中心一直是 x86 占据的地盘。微软 CEO Satya Nadella 甚至这样表示 x86 的地位 ,“在过去 40 多年来( x86 )一直是现代计算的基石”。
然而,就在 AMD 在英特尔授权下生产 x86 服务器的后三年(1985),ARM架构诞生了 。不同于前者专注的复杂指令集(CISC)架构 ,ARM 作为精简指令集(RISC)架构,将目标瞄准低功耗和高效能的计算。
1993年,ARM搭上了苹果公司 ,与其合作开发用于其掌上设备Newton的处理器 ,从此打入了消费电子市场。
此后,ARM便一路高歌猛进。在20世纪初,接连成为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手机厂商广泛采用的架构 。而此后 ,iPhone(2007年)和安卓手机的兴起进一步推动将ARM推向垄断智能手机市场的王座。
这期间,英特尔和AMD在移动市场的尝试却屡屡碰壁 。2010年 ,英特尔发布Atom处理器,试图通过低功耗芯片进军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Atom的这次失败 ,使得英特尔 2016 年退出了智能手机芯片业务。
在2011年,ARM进军了服务器市场,直接插向了AMD和英特尔的腹地 。其推出的ARMv8-A架构,支持64位计算。Cavium、Ampere等公司开始基于ARM架构开发服务器芯片 。
2021年亚马逊推出基于ARM架构的第二代Graviton服务器芯片,ARM 开始与英特尔 Xeon 和AMD EPYC 竞争 ,更加疯狂的抢占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的份额。
在与 ARM 凶残的竞争中 ,一些人开始担忧 x86 的死去:“我非常担心 x86 的消亡 ,因为这可能意味着通用计算硬件的消亡。如果我去大卖场买一台 AMD 或英特尔笔记本电脑 ,我可以在几分钟内把我想要的内核和用户空间都装上去。
Chromebook 运动已经在努力关闭这一功能。如果 x86 死掉,我们就会看到一堆设备的第一步就是 "运行这段代码 ,利用缓冲区溢出绕过锁定的引导加载器。仅适用于 V1.2 PCB 第 7 版" 。”
图片
而 AMD 和 英特尔的联手 ,更像是充满热血的一声高呼:x86 不死!
就像此次的合作,其影响并不能立竿见影 ,而是要在其产品的长时间更迭中满满展现。
我们相信,x86 对现代计算的影响,还会走到下一个40年中。这也意味着 ,半导体领域中引人注目的技术竞争 ,还将不断延续 。
参考链接:https://www.theregister.com/2024/10/15/intel_amd_x86_future/
(责任编辑:网络安全)